鄭州晚報:由線下轉至線上, “云招聘”效果幾何?
今年以來,國內不少招聘按下了暫停鍵,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卻一點也耽誤不得。
怎么辦?線上進行。可線上招聘的效果能保證嗎?不少人心里又或多或少有疑問。
圍繞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鄭州市現代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院院長王彥炯,技術研發負責人王伊倩、孫曉然。
從今年3月以來,該院研發的“鄭大人為峰”線上招聘技術廣泛應用于單位招聘。
記 者:王院長,我們注意到研究院近期一直在使用線上筆試、線上面試系統,請問是針對疫情原因進行開發的嗎?
王彥炯:考試院一直堅持“質量立院、科技強院、人才興院、標準治院”的十六字方針,對科技的研發、轉化是我們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強院戰略。近三年來,在線測評項目共獲批人事考試與測評類國家專利8項、人才招聘類軟著11項;積極開展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和考試測評科研合作,先后合作開展人事考試、人才制度改革方面的國家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廳(市)級科研項目8項。
考試院與鄭大人才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基于AI技術的網上報名系統”已投入使用6年,設計科學、技術先進、功能完備、操作便捷,目前運行穩定,為中部地區、尤其是河南省的人事考試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考試院與南京理工大學、鄭州大學、河南鄭大人才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人臉識別考試安全智慧管理平臺早在2017年初已經應用在了人事考試中,應該是在河南省第一次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人事考試領域。
2018年以來,研究院已注意到線上測評技術在人事考試領域的應用空間,并持續投入研發,此次新冠疫情對于系統的部署、應用只是一個催化劑的作用,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3.0版本已滿足事業單位招聘、醫療衛生人員招聘、校園招聘、企業招聘等多類別人才招聘與考試測評,系統搭載人事考試題庫、人臉識別身份核驗技術、防作弊技術、全程監控系統等。目前,4.0版本正在緊張研發中。
記 者:王院長,有人說線上測評創新了招聘方式、提高了招聘效率、降低了招聘成本,請問您有什么看法?
王彥炯:受疫情影響,無論是校園招聘、企業招聘多宣布了線下招聘的暫停,線上招聘成為新的選擇。直觀看,線上招聘是依托互聯網和技術手段革新線下的招聘模式,通過同步或異步視頻技術實現時間的便利安排和空間的互聯互通,筆試、面試不再局限于規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而實際上,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上線下交互式考試測評的目標實現與功能達效,看上去是一字之差,實際上是觀念革命、技術創新和管理模式變革的深度融合,同時又取決于強大題庫支撐、辦考治考經驗、政策法規把握、和信息工程技術的有機耦合。
考試院也注意到今年鄭州市部分縣區教師招聘采取郵件報名加面試的方式,這種方式帶來的是報名人數多、審核工作量大、面試組織難、考試費用高、持續周期長等一系列問題。借助考試院研發的教師招聘線上加線下解決方案,通過網上報名系統的標簽化篩選、智能化算法匹配以及人臉識別身份核驗系統、多維數據分析等功能,可以便捷、有效解決報名人數多、人工篩選難,條件設置多、證件比對難等苦惱,提高報名及資格初審工作效率。
面試前,可以通過線上面試系統,結合有效測評手段,篩選過濾部分考生,保留高素質人才,如此一來,既確保了線上面試測評質量,又降低線下面試組織難度,提高了面試工作效率。相應,也帶來了考試安全的保證和考試成本的降低。
記 者:近期,線上測評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怎么提高線上招聘的公正性?
王彥炯:從政府監管的角度來講,所有從事人事考試行業的機構,都需要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制約,也會在行業內形成契約約束,避免出現違背行業自律的行為,紀檢監察等監督部門、新聞媒體以及考生、社會都會對我們進行全面監督。因此,線上測評技術本身也需要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人事考試測評事業發展蝶變的題中應有之義。
目前,市場上的線上測評技術或產品的突出問題是無法有效對接人事考試需求,而單一實現在線筆試或線上視頻面試的功能,這在本質上和傳統的線下考試一樣,即考試測評的本體功能,但忽略了人事考試的政治性、政策性、嚴肅性、選拔性,即考試安全。針對各組織人事部門來講,要確保考試安全就需要提高甄別能力,挑選科研實力雄厚、專業從事考試服務的機構。
人事考試行業內有句話:考試無小事,安全大于天。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線上測評技術的研發上堅持“兩手抓”、死守“兩條線”:一手抓考試測評功能的最優化,確保考試的質量,死守人事考試的“生命線”,一手抓考試測評的作弊治理,確保考試的安全,死守人事考試的“生死線”。
因此,各招聘單位要將考試與科技產品有效對接,使產品中滲透嚴謹、嚴肅、嚴格的考試理念。
記 者:有人認為,線上考試是當前的無奈之舉。那么,“線上測評”是否會成為未來人事考試的主要測評渠道?如何保持人事考試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王伊倩: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無接觸測評”是比較時髦的詞匯,既實現了招聘模式的創新,確實解決了用人單位的迫切需求,也體現了對考生的人文關懷。但這種測評方式也帶來了新問題、新挑戰。
針對事業單位招聘、教師招聘等一系列考試安全要求高、作弊防控風險大的考試類型,考生和用人單位最為關心的還是公平、公正問題。受制于技術條件等問題的限制,“互聯網+人事考試”新模式的開發應用一直處于起步階段,也正是如此,我們考試院投入巨資,多方尋求與一流大學和專業機構合作,持續在作弊治理科技攻關上發力,反復進行模型推演和技術布控,線上筆試、面試的多種防作弊技術、監控技術已經可以達到實時監控、迅速定位、立體分析、精準研判。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科技發展,特別是5G技術的應用,“互聯網+人事考試”新模式將引領未來人事考試領域的新趨勢。
記 者:孫老師,您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線上筆試、面試典型案例組織實施的相關過程嗎?
孫曉然:“鄭大人為峰”科技線上測評系統集成了人臉識別云系統、AI網上報名系統、線上筆試系統、線上面試系統等功能。
鄭州社區工作者招聘等項目使用的線上筆試系統融合了在線通知功能、人臉識別功能和智能組卷系統、線上測評系統、雙線監考系統、成績分析功能等模塊。考生在收到測評通知后,在環境安靜、網絡順暢的條件下,便可接受云端監考和電腦端答題的方式進行線上測評,考生通過“人臉識別云系統”登錄考試平臺,在規定的時間內作答完畢交卷。監考人員通過云端監控,電腦端面部監控,并可實現與考生的必要互動。后臺監控系統實時捕捉考生作答景幅,對可疑情況進行準確研判并報送監考人員。
南召縣醫療衛生人員招聘使用的線上面試系統,屬于“三維空間”模式。在考生空間,只需要考生在一個安靜、封閉的室內環境中,通過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按照工作人員的指令,實現面試抽簽、網上抽題、視頻回答考官提問。在考官空間,考官根據考生回答問題情況在網絡面試主場給考生打分,系統自動記錄、生成面試成績。在監督空間,招聘方可通過監控系統登錄,查看面試全過程,實時監督、觀摩考生答題、考官評判和面試秩序等情況。而且,考生登錄線上面試系統時進行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后臺監控系統捕捉答題畫面、記錄答題過程。如此,考生端、考官端和監控端實現了三個端口的有效鏈接。
記 者:目前的線上測評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都面臨哪些瓶頸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鄭大人為峰”線上測評系統是如何進行科技攻關的?
王伊倩:我們考試院一直以考試安全和服務質量為立身之本,因此在設計“鄭大人為峰”線上測評系統時,首先考慮的就是考試安全問題。
目前,為了解決人事考試的安全問題,我們主要做了三方面努力:第一,身份核驗技術。近年來,考試院深入挖掘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不僅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傳統筆試,更嵌入到線上測評系統中,最大程度的解決了考生身份驗證的問題。第二,防作弊技術。為了解決線上監控防作弊問題,考試院通過隨機抽題、時長限制、界面鎖定、主機控制、智能鎖屏、IP偵測、多重監控等安全控制功能,結合數據安全和密碼學的相關技術對視頻流進行傳輸加密。第三,監控技術。“鄭大人為峰”線上測評系統包含的線上筆試、線上面試技術都非常重視監控技術的運用,無論是人工監控還是技術監控,都可以實時取證、即時記錄并提醒考生違紀行為,尤其是面試的“三維空間”模式,實現異常情形可追溯、應試人員可跟蹤、監考人員控全盤的立體安全保障,在改變傳統線下筆試組織管理方式的同時也保證了考試的安全性、可靠性。
記 者:進行線上考試測評系統研發,目前的困惑和瓶頸有哪些?
王彥炯:在人事考試測評事業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如何把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運用到人事考試測評中,更好的服務于人才識別發現、育選用留,是鄭州市現代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院作為一家專業性、研發型考試測評機構,必須肩負的使命和擔當。
近年來,針對人事考試、校園招聘、企業招聘提出的新訴求,我們加強與南京理工大學、鄭州大學等雙一流大學之間的合作,在人臉識別、在線測評、智慧考試等技術攻關方面持續發力,相繼在“線上線下交互式人事考試測評系統”、“教師招聘線上+線下交互式解決方案”、“線上教師招聘AI技術支持體系”、“全碼線上招聘筆試e測評”集成平臺、“嵌入式全圈視招聘多功能面試系統”等領域取得突破,形成“鄭大人為峰科技”品牌系列。
但是,由于受傳統考試組織管理思想的影響,雖然國家人社部等部門大力倡導疫情期間線上招聘,但一些單位出于在線考試測評不安全、擔心考生作弊不能得到有效防控等思想顧慮,在人才招聘、尤其是事業編制人才招聘時不敢使用。另外一個制約因素是資金制約研發。在線考試測評技術研發難度大、技術更新迭代快,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屬于“燒錢”項目,公益性特征明顯,希望政府有關部門予以大力支持和積極扶持,也希望戰略投資者能夠積極注資,增強研發后勁。